中国是风筝的故乡,而潍坊是发明风筝和放飞风筝最早的地方。风筝是潍坊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她历史悠久,从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
据考证,风筝起源于远古时期东夷人以鸟为图腾的原始宗教崇拜。中国的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献中“墨子削木为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和鲁班削竹木为鸢,“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到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人们开始用纸裱糊绘制风筝;随着社会的发展,风筝又成为重要的军事工具,人们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越险、突围,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距离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只风筝就诞生在这里。潍坊民间精湛的风筝扎制工艺和高超的放飞技巧,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
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县志》也记着:“清明,小儿女作纸鸯,秋千之戏,纸鸯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清末,潍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全国许多地方的商贾都来潍坊购买风筝,一时间”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涌现出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风筝艺人。
从1984年开始,一年一届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对发掘风筝文化,弘扬风筝艺术,加强与世界风筝的交流、合作,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外风筝文化的交流,丰富和发展了潍坊的风筝文化。潍坊风筝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生活情味,向以扎、糊、绘、放闻名全国,享誉世界。潍坊于1988年4月1日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潍坊风筝早在明代,就已普及民间。它把精巧的竹篾扎制艺术同中国传统画技熔于一炉。
潍坊风筝,曾有城乡两大派系,城区风筝有文人画家参与,主张精巧细致;“城派”风筝不仅是潍坊风筝文化的重要代表流派,也是老潍县以十笏园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派”风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从唐宋开始,风筝成为了市民娱乐的一个主要方式,至明朝,潍坊地区的风筝渐渐形成了独特的城派代表风格。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潍坊城派风筝的繁荣时期,并且成为皇家钦点的贡品。
“城派”风筝扎制和绘画分开来进行,风筝手艺人负责扎制,宫廷古法扎制,选料考究、手法细腻。画家负责工笔手绘,这也是“城派”风筝悠久而闻名的根本原因。加上“城派”风筝的材料采用真丝材质,画家绘画完后并留有印章,这种精巧的风筝就像名人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潍坊城派风筝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潍坊工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潍坊工美作为潍坊国际风筝会前三界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多次代表潍坊风筝参加国际性风筝艺术交流活动,同时也对潍坊城派风筝技艺进行了抢救式挖掘整理,将很多失传的老潍县传统宫廷风筝、工笔人物风筝传承下来,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乡间风筝价廉多产,代表为潍坊杨家埠风筝。杨家埠风筝是群众性风筝的典型代表,它是以民俗性扎制、商品性销售和群众性放飞为特点的产品。色彩艳丽、工艺粗犷、绘画套印手法与木版年画如出一辙。杨家埠风筝的渊源也很久远。据《杨氏宗谱》记载,杨家埠杨氏是明洪武初年从四川省梓潼县迁来潍县浞水西岸的。据其后裔讲,清代初年,潍县白浪河的南坝崖已是杨家埠风筝的重要市场。后来,杨家埠人还曾和老潍县城里人为争夺风筝市场而打官司。杨家埠风筝从一开始就榫随木版年画走上了商品化的路子。 潍坊的城派风筝与杨家埠风筝,是相辅相成的两大风筝流派,它们分别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观赏价值吸引着不同层次的风筝爱好者,牵动着国内和世界的目光!
潍坊风筝,在扎制结构上,可分串式、筒式、硬翅式、软翅式、板子式五大类。举凡人物、花卉、飞禽、走兽、昆虫、水族以及天上人间各种器物应有尽有。风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它集艺术美、自然美、运动美等于一体。风筝之美,美在独特外形,美在醇厚寓意,美在意境深远,风筝作为一种民俗符号真正实现了人、艺术、自然的完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