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蜈蚣风筝集合了立体风筝和串式风筝的特色,由手工扎制的立体龙头和许多带有龙桄的腰片组成,是潍坊风筝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制作工艺之繁杂、难度之高,堪称世界风筝之最。在2012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全国共有62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参展,最终,以“龙头蜈蚣”为代表的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获得金奖。龙头蜈蚣风筝通过独特的创作题材,生动的艺术造型,精巧的扎制工艺表现出鲜明的民间色彩,一直以来受到了中外风筝爱好者的青睐。龙头蜈蚣风筝的造型,最突出特色就是气势宏大、形象鲜明。
古书《尔雅翼》中谈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潍坊的艺人们为了使风筝具有良好的起飞性能,根据风筝的受力和升空观赏的角度对风筝的龙头造型做了调整,整体轮廓更加硬朗,“牛头鹿角眼如虾”,吻短口方,眼睛宽大,甚至可以随风转动,更加显得活灵活现,却也不失龙的矫健和威严。风筝的主体部分由许多圆形单片(腰片)串结而成,延伸到身子两侧的脚状结构既模仿了蜈蚣的脚,取其“多子多孙,多福多祥”的吉祥寓意,同时也起到维持风筝平衡的作用。在绘制上,龙头风筝多采用黄、白、红、绿、蓝,在潍坊,更有“红配绿,一玉”,“紫是骨头绿是金,配上红黄色更新”的说法,常用大色块,对比强烈,给人以热烈、欢快的视觉享受。
一方面,潍坊的龙头风筝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影响,具有用色大胆鲜明、风格粗犷、不娇柔做作的特点;另一方面,作为进贡的贡品风筝,也受到了宫廷工艺的影响,具有制作精细、扎绘精致、大气磅礴的独特韵味。龙头蜈蚣风筝的出现,代表着风筝的扎制手艺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也使串式风筝从玩具上升为有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潍坊风筝的典型作品。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神采奕奕的形象——龙。它活跃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腾飞于广阔的神州大地上。而蜈蚣在潍坊的民间传说中是龙的子孙,而多脚多福寓意着多子多孙,多福多祥。取龙头为首,以蜈蚣作腰节,构成了龙头蜈蚣风筝体现了人们崇尚龙的威严、活力,祈祷神龙降福人间,以求五谷丰登,岁岁平安, 同人民群众吉祥如意的观念极其吻合,是中国传统风筝造型艺术的更高层次。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是先有一条“窦公渠”,又成了如今的白浪河,后又有的这条龙头蜈蚣风筝,传说北海小白龙帮助白浪河沿岸百姓挖河修渠,引水灌田,百姓为纪念小白龙的功绩又希望沿河两岸年年丰收,风筝巧匠就根据小白龙的样子扎制了龙头蜈蚣风筝,年年在白浪河岸放飞祈福。
“清明去踏青, 放起大蜈蚣, 潍县风筝真有名”。清代裴星川的诗中道: “风筝市在东城墙, 购选游人来去忙, 花样翻新招主顾, 双双蝴蝶鸢成行。”其友和诗曰: “东城墙外是白沙 ( 白浪河沙滩) , 风筝铺子三十家, 冬售年画春销鸢, 一年四季不断花。”诗中东城墙便是潍县城派风筝的发源地—白浪河。潍坊龙头蜈蚣风筝作为极具代表性的风筝种类来源于人们辛勤的劳动,对生活的热爱,并且实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结合,是人们长期的劳动经验所得。随着时代的推移, 以劳动人民文化心理和传统的审美意识为基础,人的观念在改变,审美情趣在升华。
龙头蜈蚣风筝放飞和欣赏过程中传达的不仅仅是祈祷之意,而激励奋发向上,陶冶情操的寓意更加突出,充分体现出人类智慧的精华和文化传承的魅力。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潍坊风筝发展最鼎盛的时期,潍县城派风筝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成为皇家钦点的贡品。据传,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皇帝举办第四次千叟宴,指定潍州进献风筝,给让皇帝“放晦气”。当时,潍坊四大家之一的丁氏家族集合了潍坊城派风筝艺人共同制作了一只威风凛凛的龙头蜈蚣风筝,呈献给乾隆皇帝。这支龙头蜈蚣风筝的腰身共85节,寓意乾隆皇帝85岁寿诞,也开创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先河,从此潍县已制作龙头蜈蚣风筝而远播声名。
潍坊工美的城派龙头蜈蚣风筝,制作精良,颜色明艳,多次在重大活动中进行放飞表演,挑战世界纪录,是中国传统风筝中影响最广的作品。2014年3月22日,潍坊工美创作的5000m“圆梦中华龙筝”打破了当时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这件龙头蜈蚣风筝的每个腰片上都有手绘的论语经典篇章、故事。2015年4月4日,潍坊工美再次挑战世界纪录,采用全新材料,制作了6000m的“中国梦”龙头蜈蚣风筝。